咨询热线:400-9696-372
OUR NEWS
新闻资讯
关注聚之唯,关注移动互联网最新动态

【聚之唯视角】天天果园临“关店潮”,生鲜电商为什么都玩不转O2O?

文章出处:互联网 │ 网站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6-08-05 │ 点击次数:248 我要分享

天天果园称,公司新获超1亿美元D轮融资,多数用于改善用户体验上。

被视为潜力无限的生鲜电商,近日却传出关闭门店消息。7月22日,天天果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财新记者,各地门店已即将全部关闭,北京、上海、广州等区域都会涉及,并将调整未来的生鲜O2O战略。

对于关闭门店的原因,天天果园在声明中称,关店是为了服务升级,早在2015年末就将“天天到家”升级为现在的“闪电送”。“在2016年对公司的商品、服务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这包括公司的生鲜O2O战略。”

此前,天天果园采取的是“门店+前置仓”模式。但门店货物频繁进出影响用户体验,因此逐步改为仓库模式。天天果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财新记者,本轮调整逐步推进,已于去年年底已经完成。“仓库模式,我们认为会让货品离用户更近,而不是让用户去门店。”

天天果园在声明中称,目前,公司新获超1亿美元D轮融资,而其中多数会用在改善用户体验上。而核心城市中,天天果园依然布局着大量定位“两小时送达”服务的仓点,用以了解用户在品类和实效上的需求。

“当我们发现,线下模式给不了用户更好体验时,就果断关店了。”天天果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财新记者,今后,将会主要着力于线上交易,主要是基于移动端的。并且关注任何一种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的举措,包括供应链端、物流端,以及产品端。

天天果园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水果垂直电商之一。2015年5月,天天果园完成由京东领投的7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随后,CEO王伟公布了三大O2O战略,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扩建“天天到家”O2O业务。“天天到家”主打“2小时送达”,以果汁、水果为主,用户线上下单,实体店线下配送。当时天天果园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五大城市有约50家门店,计划在2015年底实现100 家O2O店,并把覆盖面延伸到全国。


天天果园的大举措调整,无疑给了生鲜O2O破了一盆冷水。除了天天果园,生鲜电商本来生活一手打造的本来便利也宣布暂停运营,并谋求与本来生活合并。

根据专业咨询机构尼尔森2015年的调研分析,中国的生鲜市场有2.5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而生鲜电商经过10年的发展,到2015年也仅仅达到450亿,只占整个市场的2%不到。对比市场规模同样在2万亿级的服装市场,电商的渗透率早就达到30%。

对此,天天果园创始人王伟表示,基于生鲜商品的易损耗和非标准化,生鲜电商是一个潜力无限的行业,却不是一个能够赚快钱的行业。抓住机遇改善用户体验也许才是生鲜O2O的生存出口,无需迎合风口违背用户体验的事情,因为风口会转瞬而逝,而专注用户体验才能提升生鲜类电商的竞争力。

=================

生鲜电商为什么都玩不转O2O?从天天果园线下店集中关闭事件洞察商业内因
【背景】最新媒体报道,生鲜电商天天果园此前布局生鲜O2O门店已几乎全部关闭,其“门店+前置仓”模式彻底失败,因为门店货物频繁进出影响用户体验,因而改成目前的仓库模式。 天天果园对外解释为:模式升级,我们年初时进行了服务升级,将‘天天到家’升级为现在的‘闪电送’,闪电送主要服务于CBD等人员密集的核心区域。 其实已经不是天天果园一家了,曾经花巨资投入的顺丰嘿客也因盈利难,投入周期长,产出低,最后被王卫叫停;据说还有几家生鲜电商的运营线下O2O的模式,最终是失败... 什么这些企业都玩不转呢?第一,这些企业其实都是重资金投入,恨不得一个门店就一网打尽该片区的生鲜及水果用户;第二,这些企业都是电商运营成体系的企业,至少说技术都不差;第三,这些企业在物流上都是重度布局。下面我从如下几个维度来分析,或许对大家有一定的启发,欢迎大家在微信中和我讨论。

一、玩互联网的人,往往是不重视供应链,最后会死得很惨 生鲜电商平台的创业者,往往是从互联网角度看生鲜,而不是从供应链角度看生鲜电商的运营。 品类和客单价的博弈: 1、如果品类单一,为了获取利润,一定要抓客单价高的单品,但这样流量一定上不来,流量上不来,采购优势没有,单位物流成本递增,运营成本递增,最终免不了一个字:亏; 2、盲目扩品,快速扩品,目的是增加客户的粘度,增加复购。但品类增加一倍,供应链运营挑战会增加10倍,生鲜农产品电商是典型的非标产品,每一个单品的供应链运营都是独特的供应链体系,单品翻一倍,运营难度剧增。最后自己把自己亏死了,亏在物流、亏在订单执行后的投诉、亏在货损.... 3、不懂供应链,盲目的卖货。理论模式,生鲜的O2O是把社区的用户与线上平台实现有效的协同,实际上,就一个门店的库存计划,云端订单的调拨与协同,都会要整死不少企业。 

二、Online轻模式转型到Offline重模式,成本成几何级递增,亏死 电商玩O2O的企业都有一个怪毛病,自己想去搞线下的同行,没有那么容易搞死的,线下存在即合理。空对地,在online好像是看到了机会和方向,但你真正着陆,问题就来了。成本搞死你,以当年顺丰嘿客为例,一年一个门店,至少50万,租金、装修、运营成本、人员工资......而这50万你要从赚出来,难! 玩O2O的电商,应该好好学习7-11和星巴克这样的企业,他们是真正O2O玩的非常极致的,从客流分析,用户大数据,库存计划,促销引流....线下玩的是肉搏,用线上的方式去玩,会死得很惨。 

三、O2O的本质不是卖货,而是用户体验 如果你把O2O当成卖货,那真的是输得很惨。特别是误认为,把线上的客户引到线下来买货,或者把线下的客户引到线上去下单,这都是错误的思维。O2O的核心是用户体验,是基于末端用户需求的大数据沉淀,深化体验、增加用户粘度、场景化、社交化的商业运营方式。而这一战线的投入需要长线的投入,而不可能短期获得效益的,所以,想O2O短期赚钱,那是意淫。 

四、O2O后台需要一套成熟的云端供应链管理体系 O2O的运营,并非传统电商运营那么简单,线上订单直接快递到家,O2O的用户体验可以在云端库存与用户的手机端共享,实现全程供应链可视化,不管是预售还是组团订购,都是需要一套成熟的云端供应链体系的支撑,客观的讲,国内没有几个能做成功的。

五、生鲜电商O2O运营核心是:体验服务+订单驱动+快物流 生鲜电商要玩O2O,在用户体验导向,推动的订单驱动+快物流模式,末端压库存,会自己把自己搞死的,有的商品可能在门店就只有半天的销售时间。随敢压库存,库存计划必须与用户需求快速协同。 

六、未来生鲜电商O2O的运营核心是:社交电商+吃货带头人+云仓+末端站点+最后一公里+众包物流+大数据沉淀 生鲜电商O2O就不能玩了吗? 模式没有对错,关键是怎么做适合当先。首先用户有这个需求,第二生鲜农产品产业链正在被互联网干掉,未来的趋势一定是社交电商驱动,牵头的一定是吃货带头人,至于如何挖掘吃货带头人,我本人孵化的几千位农特创业者,他们拥有一套成功的运营体系。然后就是城市云仓,加最后一公里的众包物流,这是未来的主流趋势。 

【综述】 玩互联网农业,真的不是卖货那么简单,需要将用户思维的产品打造+互联网技术+社交商业应用+新型供应链模式+O2O体验+大数据沉淀融为一体的应用。 所有O2O,都是一场血淋淋的道路,当下资本和创业者都在交学费,真正要玩转,还把互联网思维+3.0的电商模式+新型的供应链运营结合。 对于生鲜电商,我依然崇尚这样一句话: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创业者,敢去做都值得鼓励,自傲的创业者往往会死得很惨。



作者:营销型网站建设长沙网站建设手机网站建设微商城微分销开发专家聚之唯。 本文源自长沙网站建设(http://www.hnjovo.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标签: 天天果园  o2o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