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9696-372
OUR NEWS
新闻资讯
关注聚之唯,关注移动互联网最新动态

【聚之唯视角】618背后的造节运动,成了虚妄的强心剂!

文章出处:互联网 │ 网站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6-06-21 │ 点击次数:349 我要分享

世上本没有节,过的人多了,就成了节。

上半年电商年度大戏,京东「6.18」刚落下帷幕,只是热闹背后一地鸡毛。

各大电商平台总是乐此不疲地打价格战,没有价格战可打便造节来打,电商圈一直流传着上半年京东618、下半年天猫双11的不成文规定,其他电商玩家则充当陪练。

只是,京东好像白忙活了,预期的提振销售和股价目标并没有完成。

也是,世上本没有节,过的人多了,就成了节。

互联网造节狂欢

自带互联网基因的电商,最擅长的就是「互联网造」;而电商里最「造」的节,就是「双11」。

《环球时报》发表社评称,「双11」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由中国市场力量打造的购物节,浑然天成,且看上去后劲十足。

后劲足不足暂按不表,不过事实证明,后来者的劲是够足的。据不完全统计,一个人一年可以接受不下20次「互联网节日」的「洗礼」。

一口气看下这20多个「生造」出来的节日,似乎能想象得到一年之中忙的飞起的「造节者」。而我们似乎是每一场热闹的参与者,只不过「群魔狂欢」之后,似乎只有双十一成了大赢家。

逍遥子回忆起2009年八九月的一天,他们想要选一个日子,在这个日子里能让消费者好好玩一次。「无知者无畏,我们就开始干双十一这个事情了」,逍遥子说。

七年间,除了一年又一年飙升的数字,还有不断变化的消费潮流和正在变迁的商业形态。

2009年,第一个双十一,只有27个品牌参加,5200万销售额超过平时的淘宝商城。那时的零售业对于电商的认识,还是雾里看花「看着很美想来做一下,但不知道怎么做」。

2010年,第二个双十一,商家有了备货意识,当年9.36亿销售额超过了香港一天8亿多的销售额。大范围爆仓现象也是在那年开始的,当时行业对于电商的认识仍处在简单的聚集互联网供需界面的状态。

2011年,国内、国际品牌开始进入电商。11年天猫做了33.6个亿,出现了首个单个商家一天销售过千万。到了2012年,天猫当天完成了191亿,几乎所有商业形态都全民总动员了,双十一已经不再属于电商的节日,成了消费者的节日。

2013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额350.18亿,包裹数量1.7亿,其中移动端交易超90亿,支付宝交易超53.5亿,三通一达日接单量超一千万。

2014年,「双十一」当天天猫「双十一」交易额突破571亿元,其中移动交易额达到243亿元,物流订单2.78亿,总共有21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交易。

2015年,天猫双十一全天交易额912.17亿元,无线占比达到68%,对标春节,这次阿里造了个「双十一晚会」。

马云在2015年双十一时说,「我们不仅要跨过这七年之痒,我们还想做一百年呢。双十一还有93年要做,每年做,而且每年做的不同」。

看到这里,你也许能理解为什么是阿里双十一能持续火过七年之痒了吧。

疯狂造节背后是虚妄的强心剂

早在2004年,京东就造出了「6.18」,比「双十一」要早5年时间。

2016年5月18日,在京东「6.18品质狂欢节」启动发布会上,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蒙牛集团总裁孙伊萍、恒信钻石机构董事长李厚霖等企业大佬出席暖场。

场面声势浩大。不过,热闹之余,这个对京东人意义非凡的节日,却并不是所有人的节日。

与往年一样,京东没有公布618期间(1—18日)GMV数据。已公布的数据显示,6.18促销季京东累计订单量过亿,在6.18全天(00:00-24:00)下单量同比增长超过60%。比照去年6.18(00:00-24:00)京东当日下单量超过1500万单,据此演算,今年6.18当日订单量应是2400多万单,而这个数字,与去年京东「双11」3200万单相差甚远。

主战场黯然,反倒客场交易额更高,京东的造节愿望基本已经落空。

与此同时,618期间,京东股价持续下跌,从23.79美元一度下跌到最低19.51美元,差点跌破发行价,市值也相应地大幅缩水,截至目前仅为276亿美元,与一年前最高500亿美元差距不是一点点。

这不只是京东造节的失败。过去几年,电商的主战场已然到了消耗存量的阶段,午夜疯抢的热情已不再是媒体热衷描述的画面。频繁的造节,从商家到消费者都开始疲于应付。

大电商平台集体营造的热闹场景,不过是在榨取线上流量最后的价值。而疯狂造节的背后,更像是电商为自己注入的一剂强心剂,看似提神其实虚妄。



作者:营销型网站建设长沙网站建设手机网站建设微商城微分销开发专家聚之唯。 本文源自长沙网站建设(http://www.hnjovo.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标签: 京东  618  电商  
更多